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2015年北基行 (下)

海港大樓
第三天的計畫是到基隆遊覽,以前雖然有到過基隆但是都只是路過而已,並沒有好好地逛過。而當我出了基隆車站時,天空正下著雨,但這並不妨礙我的行程,馬上就拍了車站前的海港大樓(基隆港合同廳舍)與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的照片。而後我往東行,沿途造訪了基隆的城隍廟慶安宮代明宮、福德宮以及有著知名廟口夜市的奠濟宮。而在代明宫那邊,我偶然見到了對面巷子裡的居民會從樓上把籃子吊下去,讓郵差把東西放進去後再把籃子拉回住家的景象,不曉得這算不算基隆當地特有的生活習慣。

許梓桑故居
而從奠濟宮旁的小巷子往山上走去,偶遇幾隻貓咪與一直在吠的狗之後,便來到位於山上的許梓桑故居。許梓桑故居即是「慶餘堂」,屋主許梓桑曾當過基隆街的街長 與臺北州的協議會員等職,他也參與基隆的地方事務,當過基隆大同吟社的社長,並與基隆名人顏雲年有所往來。然而雖然屋主是位對基隆有所貢獻的人物,但許梓桑故居目前還沒有得到完善的修護,僅有殘壁讓人追思。

神社狛犬
下山後越過田寮河,經過基隆市政府(基隆市役所)與義重町老街後,便來到基隆中正公園的入口,而這裡也是昔日的基隆神社。日本時代日本雖然在臺灣蓋了不少神社,但是在戰後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得到妥善保護,是以除了桃園神社(桃園忠烈祠)尚能看到較完整的神社建築外,大多數神社遺址都只剩下一些遺蹟可供人遊覽。而在基隆神社這邊,除了入口處被改建的鳥居之外,殘存的遺蹟包括一座石燈籠、一對狛犬與參道。話說通往「烈士堂」(昔日神社本殿)的階梯走上去的時候還好,但是要走下去的時候才發現感覺很陡,而且地上濕滑兩旁又沒有扶手,雖然不算很高但走起來比走芝山岩的百二崁還可怕。

中元祭祀文物館
之後從昔日拜殿旁的步道走去,在往上走便到了基隆的「中元祭祀文物館」,也就是「雞籠中元祭」的主普壇。文物館裡面有介紹雞籠中元祭的由來與活動內容,而從文物館也能眺望基隆市區。只可惜當天基隆因為水氣瀰漫,一片霧濛濛的樣子,若是能在晴天的時候造訪應該會更好。

基隆醫院
基隆港的老鷹
而在走回基隆車站的路上,剛好經過了基隆醫院。雖然基隆醫院並未被列為文化資產,但可是被選為基隆市的「歷史建築十景」之一。雖然外表被貼上了磁磚,但從大門的拱圈還有大廳裡面等處還是能察覺到這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建築物。

再次途經基隆港時,這時雨已經停了,從遠處便可看到水面上有鳥在飛。原本我還在想說會不會是海鷗,走近一看才發現是老鷹,而且數量還不少,可能是從附近的山上飛下來的吧。在此之前我還沒有想過會在海邊看到老鷹。

離開基隆之後,我在南港下車,坐捷運到內湖。路上剛好經過昨天的空難現場,從捷運車廂便可看到河中的飛機殘骸以及附近眾多的搜救人員。實在是沒想到會在我到臺北的時間遇到這種事件,從網路上的新聞可以知道,這場空難造成不少乘客與機組員再也回不了家,但機師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若是飛機不幸墜毀在附近的住宅區,又或是撞上附近的高壓電塔甚至是捷運橋樑,所造成的損傷絕對會比現在還要大。希望這次的事件能夠讓臺灣的航空界學到什麼,讓飛航安全再往上提升,也希望日後可以不要再有類似的事件重演。至於這起事件意外讓維基百科又登上新聞版面之事,則待他文再提。
內湖庄役場會議室

內湖統制倉屋架
而在我抵達內湖之後,便步行前往「內湖庄役場會議室」。內湖庄役場會議室是臺灣少數保存的庄役場建築之一,已經有整修過。然而附近由於都市更新的關係,使得另外兩個歷史建築「內湖庄役場」與「內湖統制倉」並沒有完整保存下來,像是統制倉就只剩下了屋頂支架,實在是覺得有些遺憾。

而在走到文德站坐捷運回到臺北車站,稍做休息之後,便搭客運南下返回臺南,結束了我這三天兩夜的臺北基隆之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